儿童房的设计是很讲究的
为什么?
因为这影响着孩子的成长
所以
拥有一个好的儿童房是关键!
装修风格可以千变万化,但想让孩子们住得安全又舒服,还能满足TA的喜好,还能让妈妈省心,我摸索出了几条大原则。
01让孩子做主
为孩子规划儿童房,“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”这种霸总思维要舍弃。
对我来说,在儿童房里,孩子是空间的主人,这里没有大人意志,父母是受邀而来的访客,要遵守孩子的游戏规则。
所以呢,房间里的家具都是对孩子友好的,布置也都和他一起商量着完成,而收拾房间自然也由他来主导。
娃有了自主感和掌控感,也就有了责任感。
为了宣誓主权,我还在娃房间门口,挂上门牌。▼
效果还不错,3岁4个月的番茄对自己房间有很强的**意识,会懂得维护,还会把想着把它变好。
更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收获:他甚至把房间变成了秘密的赋能基地。在外面觉得委屈,他会扔下一句“我不管你们了”,然后跑回房间关上门自己冷静。几分钟之后,平静地出来,带着小男孩特有的倔强:“我好了,一点都没哭。”(其实眼角常常挂着泪痕)。
所以,这个从他出生,我就一直默默守护的房间,已经化作他内心里柔软而坚强的依靠。
02收纳逻辑简单
孩子对房间有了掌控感,就要让他学着为自己的空间负责,所以收拾方面,妈妈可以帮忙,但不可能包办。这话当然不是说说就行,得从头慢慢培养。
较重要的就是一套孩子能够轻易完成的收纳逻辑,步骤越少越好。
在让孩子进行收纳这方面,我摸索出了3个技巧:
1)分区就近收纳
孩子的房间通常“一房多用”,学习、玩耍、睡觉都得兼顾,合理分区非常重要。
分区有看得见的好处:
· 减少工作量:一次收拾一个区域就好,简化任务
· 减少混乱度:不至于一乱整个房间遭殃
· 便于找东西:按区就近摆放,想要的东西都在眼前,不用满屋子乱翻
· 便于断舍离和囤货:已有的东西都能直观地看到,避免重复购买
在儿童房里,可以把学习区、休闲区和睡眠区分开。既能保持住学习区的仪式感,还能有放松和休息的自由空间。
▲并不需要物理上的隔断,视觉上分开区域就可以
学习和涂鸦区,把所有用到的工具都放在合适的容器里,做好直观的标记,孩子就能把它们放回去。▼
休闲区里,可以摆上孩子的较爱。
几个书架,配上沙发或地垫,爱看书的孩子,可以窝上好一阵。▼
条件允许,也可以布置一个会客角,大家围成一圈,游戏或者都可以满足心愿。▼
番茄的房间里,曾经有过一**帐篷,是玩过家家和捉迷藏的**(后来孩子嫌弃空间太小不够发挥,就收起来了)。▼
▲跟随孩子的成长和需求而适当地变动布局,这本身也是儿童房的*功课之一
睡眠区,主要就是床和衣柜,衣柜一定要适合孩子,他才有能力自己收拾。宜家的古迪胡斯衣柜,我就很喜欢。▼
我就专门添置了挂衣区,有些暂时不需要洗的衣服,直接搭在架子上就可以,椅背、柜子、床铺,都不会被它们“**”。▼
▲做了特别的承重设计,加上可以升降,没衣服的时候,孩子十分喜欢在上面“像猴子一样荡来荡去”
对于睡前总是要看几本书的小书童来说 ,床边的阅读区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可以挨着床,做一些小格子。▼
也可以用书立随意摆在床头柜上。▼
可能大家会觉得分了区,孩子用起来该乱还得乱,其实并不是。
孩子们都是体验派,道理说N遍,不如直接把环境准备好,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区域的便利,之后再逐步引导,内化成思维习惯的一部分,才是老母亲一劳永逸的法宝。▼
2)频繁取用的物品无门、无盖
分区是大方向,在实操上我的教训是:娃较常用的东西,一定要无门、无盖。▼
较理想的收纳步骤是:找到位置,直接扔。而开关门和盖子,就要多一道步骤。理解大家想防灰的想法,我之前也是一样。但孩子收东西的热情总共就那么多,经不起消耗,所以较常用的东西,一定要让收拾便捷、高效。
实际上,常用的东西,也并不容易落灰(特别是南方),实在看不下去,一个鸡毛掸子也能解决大多数问题。
甚至对于小娃来说,还要少用抽屉,多用收纳筐。收纳筐自带“想扔”属性,而抽屉没有。娃可以很轻易的把东西丢进框子去,但开抽屉关抽屉?太麻烦!▼
当然也不要走较端,衣服、囤货和不常用动的东西,还是需要关起来的,合理的空间设计应该是既能开放、也能藏物。▼
3)准备一个“偷懒箱”
相信大家都有经验,一个区域只要一个角有一点乱,那里全都乱掉,只有5分钟的时间。
但孩子总有偷懒不想干的时候,为了保住其他地方,我会给孩子留一个筐--偷懒空间,不想收拾的东西,就统一扔进去。约定好期限,不能存放**过24小时,或是满了就要送回去。▼这样面上的整齐还是可以保持的。